以文串景产业兴→黄梅县加速文旅融合加力高质量发展观察
发布时间:Oct 27, 2021 | 作者:
远山青黛,稻浪翻金,田间栈道,稻香拂衣。
袁夫稻田
10月21日,黄梅县大河镇的“袁夫稻田”内,热闹不凡。“哎,你们手摆起来。”武汉人任娟笑嘻嘻指导小姐妹们摆造型。她和8名同事特地从武汉驱车两个半小时,来此网红景点打卡。
袁夫稻田、东山小镇、九坤太白小镇、邢绣娘生态园、蔡山梅苑、养马岭抗金城、香樟园生态旅游区……在黄梅,越来越多的文旅品牌“出圈”,成为知名网红打卡地。今年国庆期间,五祖东山小镇火热开园,接待游客超6万人,全县各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99万元。
黄梅县五祖风景区东山小镇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明确要求。
鄂东桥头堡——黄梅,手握众多非遗文化“好牌”,如何以文串景、以文兴业,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张图"布局造景
为什么要来黄梅旅游?
黄梅,北依大别,南临长江,自然环境优越。绿色山水的底色下,掩盖不住的是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之光。它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发祥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还是闻名全国的“挑花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
来到黄梅可以怎么玩?
以北部横山旅游公路为主轴,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季采摘、冬季观鸟,真正实现“四季游”。此外,黄梅还与庐山等景区联合推介,开展非遗文化三日游。
若在黄梅境内,深度式沉浸游览,更有全域旅游“一张图”以供打卡。
东山小镇
以非遗为主题,是北部文化旅游核心区。黄梅与鄂旅投公司合作,8年共投入32亿元开发五祖非遗文化旅游区。东山小镇是其核心项目,占地面积1267亩,获2020年湖北省城市园林绿化优质工程金奖、中国建筑装饰奖。小镇充分挖掘黄梅戏曲等非遗文化内涵,打造集旅居度假、康养休闲、亲子研学、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新型文旅综合体。此外同步推进四祖、老祖、南北山、养马岭等景区建设,创建国家4A景区2家、3A景区4家。
濯港太白小镇鸟瞰图(张中华 摄)
以农业为元素,是中部农耕文化展示区。黄梅引进九坤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4万亩超大型农耕文化产业园——濯港太白小镇,已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农耕文化博物馆,共有展品3000余件,为中部地区最全。
以戏曲为韵脚,是沿江特色文化体验区。黄梅采取PPP模式,在小池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戏曲文化小镇,展现“清江烟雨夜,黄梅戏中情”文化景观。目前完成投资4.1亿元,计划明年初开门迎客。
邢绣娘生态园
以生态为底色,是东郊“三产”融合示范区。黄梅引进社会资本10.7亿元,在杉木开发建设2万亩的邢绣娘生态园,建成种植养殖产业基地1.5万亩、茶叶和农特产品加工厂房5000平方米,“绣娘田园”核心农旅景区已成型,水上乐园、花海园林、接待中心等景点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鄂东动物园、绣娘集市、康养民宿村、5D玻璃天桥等大型景点建设正在抓紧施工。
"一条链"融合发展
胚芽米现磨加工,制成方便携带的低糖低热轻食饮品,一款名为“胚芽米米卟叮”的新产品,在“袁夫稻田”官方商城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
一亩田的收益有多大?普通稻田,是2000元;而袁夫稻田,是普通稻田的3到5倍。
创始人袁勇刚的梦想,是让一亩田的收益达到十几万元。
靠什么实现?攀登农业金字塔顶——文创农业,将袁夫稻田打造成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产品展销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袁夫稻田
如今这一规划已成型。去“袁夫稻田”看向日葵、吃有机饭、赏稻田瑜伽、看火车餐厅、住稻田民宿已成为热点和潮流。米奶、米酿、米酒、米醋等稻米衍生产品被不断研发,春播、秋收、农田认领等相关体验活动不断创新,这些都在提升稻田附加值。“袁夫稻田”通过农旅有机结合,让文创农业沃野生金。
发展旅游,离不开“吃住行游购娱”6个字。今年国庆开放的黄梅东山小镇,用大手笔将这几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祖东山小镇
中式合院,揽天见地,白墙黛瓦,廊腰曼回,步移景异。古装演员,手提宫灯,步步生莲,衣袂翩跹;《唐宫夜宴》等国器演奏,琴声悠悠,余音袅袅,尽显东方古典之美;国风舞蹈快闪《秋舞清平》《翘袖折腰》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表演形式相结合,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国风艺术之美,沉浸在国风优雅之中。
更有国潮市集、《风从东山来》大型光影秀,将黄梅戏、黄梅挑花、岳家拳等国家级非遗文化融合现代光影技术,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诗意空间,用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全面提升游客感官体验
碧水蓝天太白街(程燕 摄)
“问梅有礼”文创店、“晨暮线”东山书店、黄梅挑花体验馆、“钵缘茶事”茶社、华服馆、主题度假客栈等特色商业,文化气质鲜明,游客可在其间从容舒展地享受休闲度假生活。
黄梅县委常委徐波介绍,近年来,黄梅以创建荆楚文旅强县为目标,通过旅游与农业、文化、康养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黄梅旅游带来人气、财气,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
黄梅柳林玫瑰谷漂流(陈荐贤 摄)
下一步,黄梅将继续做实做强农旅、康旅、商旅融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地标优品工程,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景”,积极拓展“修心+养生”“户外+养生”“武术+养生”模式,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品质。
"一盘棋"统筹推进
黄梅全域旅游充满生机与活力,数据可以证明。
2021年上半年,黄梅接待游客261万人次,同比增长17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3.05亿元,同比增长193%。国庆周期间,全县各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数、旅游综合收入更是超出预期。
养马岭村
生机背后,离不开顶层助力。
黄梅组建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领衔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建设旅游强县推动文旅产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每年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筹集黄梅戏发展基金1000万元,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真金白银保障。
投入200多万元开展包括文旅产业在内的五大产业研究,投入2100万元完成非遗文化旅游区总规、控规、详规及专项规划,实现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规划、村镇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
苦竹乡养马岭村鸟瞰图(曹锦军 摄)
发展旅游,需要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近年来,黄梅投入3.6亿元修通全长18公里的横山旅游公路、全长30公里的环古角水库旅游公路以及全长20公里的十里观光长廊旅游公路。投入860余万元建设旅游厕所24座,其中政府奖补资金214万元。
黄梅县游客集散中心、宏辉商贸城、黄梅特产店等旅游配套工程正在扎实推进,黄梅“十大名菜”“十大名店”“地标优品”新鲜出炉,目前已创建3A旅行社4家、星级饭店4家、星级农家乐50家
抗金城
留得好山水,更要会吆喝。
为此,黄梅制作完成《古韵黄梅唱新声》《黄梅有戏》《微游黄梅》等宣传片,建成“黄梅文旅云”数字平台,实现全媒体推送、全矩阵宣传、全网络互动。投入100万元打造“黄梅戏牌”“黄梅戏故里”两大县域公共品牌,完成53大类商标注册工作。通过高速公路沿线宣传高炮、移动短信服务、政务微信公众号、各类旅游博览会等方式推介黄梅旅游特色和景区景点。
优良的文旅产业发展环境孵化了一批规模以上企业,据黄梅县统计局数据,黄梅县2020年文旅产业规上企业达到26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市前列。
来源: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姜焕勇 陶带斌 李娇 特约通讯员吴慕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