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传说历史渊源
中国佛教禅宗,由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传入。达摩居嵩山少林,谓之祖师。神光在达摩洞前求师大法,断臂立雪,达摩传之衣法,取名慧可,为禅宗二祖。僧璨、道信是禅宗的三祖、四祖,四祖道场在黄梅。禅宗五祖弘忍居黄梅东山,教众云集,史称“东山法门”。慧能来自广东,密受弘忍衣法南归,为禅宗六祖,开创“顿悟”宗风。从此,禅宗兴盛于世,遍布全国,远及海外。我们从禅宗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僧璨承上启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传承禅宗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创新了禅宗“以心相传,不立文字”的规制,以其毕生心得终成《信心铭》,奠定了中国禅宗的理论基础。僧璨在这里开山建寺,传承衣法,著述《信心铭》,因此,三祖寺的地位和影响也非常显著。在我们皖西南这一带,天柱山、司空山、黄梅东山,构成了禅宗“金三角”地带。三祖寺是最具影响的禅宗圣地,受到历代帝王的封赐,是海内外信众的朝圣之地。 [3]
黄梅禅宗祖师传说在民间流传极广,这些故事大多产生于隋唐。自唐代以来,黄梅就是禅宗圣地,有“四祖正觉禅寺”和“五祖禅寺”两大禅宗祖庭。二寺并立,天下翘楚,史有“蕲黄禅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四祖、五祖在佛教的崇高地位,和他们各自人生的传奇生涯,千百年来,产生了关于他们的出生、成长、出家、修持、传法等一系列传说。这些传说,产生于黄梅,流传远播世界各地。日本、韩国的古典文选中均有选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传说”。在《唐·武德传灯录》、《续高僧传》、《红楼梦》等权威史籍和文学名著中都引用了有关类似的传说,可见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有着巨大影响;《中国禅寺》、《中国佛话》等文选中均收录有大量的黄梅禅宗祖师传说故事;《神仙试四祖道信》、《唐太宗赐紫衣》、《五祖出家》、《五祖任贤》、《六祖慧能》等百余个传说故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至今。
1300余年来,黄梅禅宗祖师传说,以生活化、平民化、理想化以及其乡土色彩的演绎留下了如“三月三庙会”、“洗九朝”、“吃芥菜粑”等民间习俗;在音乐、绘画、舞蹈、工艺多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中均相互渗透;在书画、影视、“百家讲坛”、戏剧等领域中都有生动体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