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奇葩—黄梅挑花介绍
黄梅挑花
亦称架子花、十字挑花,属挑、补、绣这一民间刺绣范畴,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挑花起源于宋末元初,成熟于明清时期。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刻,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名族特色。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美术类项目。
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材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叫大布,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其主要品种有被面、床单、帐门帘、围腰、方巾、衣裤、枕头等,其中以方巾最为出色。黄梅挑花制品讲究图案对称,以中心花为主题,呈放射状向四方布局,四周穿插填充小盘花、边花、角花,然后用瓜子米、犁头尖、狗牙齿等方式锁边。黄梅挑花通常以母女口传心授的方式,加之艺人在实践中的领悟创造使其流传下来。
有俗谚说:“黄梅有女皆挑花”,当地人把不会挑花的女孩讥讽为“整巴掌”(即笨女)。黄梅挑花不仅在黄梅县广为流传,而且在国外享有盛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被美学家王朝闻称为“无声的诗歌”。曾获波兰社会主义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展纪念奖章,1959年、1980年两度被选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窗帘、台布、沙发巾饰物。近年来连续三届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现出版有《黄梅挑花》、《黄梅挑花经典图案集成》、《湖北最美·黄梅挑花》等书籍。由于其在当代生活应用中缺乏广泛性,挑花艺人日渐收窄。